9月13日,长安大学“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审会在西安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高文兵,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新加坡工程院院士Fwa Tien Fang,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国家督学王立生,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周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明先等十位来自高等教育界、交通运输界和国际学术界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会议。陕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秘书长袁宁、陕西省教育厅研究生处处长张和平出席会议。
会场
党委书记陈峰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双一流”建设以来,学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着力推动重点任务攻关和关键改革措施落地,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校长沙爱民代表学校作“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汇报,围绕周期建设的符合度、达成度和贡献度,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服务科技经济发展、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国际合作交流、改革突破等方面,对“双一流”建设学校整体进展进行了全面呈现,对交通运输工程一流学科周期建设成效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阐释了反映学校创新做法和建设亮点的典型案例。
专家组认为长安大学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深厚的办学底蕴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双一流”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导思想明确,建设思路清晰,工作推进有力,建设成效显著,标志性成果突出,高质量完成了预期建设目标,在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水平不断迈向国际前列。
与会专家高度肯定学校扎根西部、瞄准国际前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交通强国”战略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认为学校创新构建了“现代、国际、未来和校企合作”四种人才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日趋完善;学科重大基础创新平台建设布局科学,在特殊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建养、人工智能+交通等方向实现了重大突破;在交通运输领域“急难险重”方面高效响应,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探索形成了一条世界一流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建设之路。专家组成员一致同意通过长安大学“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
全体在校校领导、校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供图:孔令达 审稿:王艳 网络编辑: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