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至14日,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在云南省昆明市主持召开了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项目“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工程对策研究”项目成果鉴定会。
该项目由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承担,长安大学和云南思小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参加。项目副组长、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博士生导师田伟平教授以及李家春副教授等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参加了项目的策划、申请立项、研究方案与大纲的制定、项目实施、成果归纳与总结、鉴定验收等各个环节,在三年多的研究过程中,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以周俊院士为主任、杨季湘为副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观看了项目研究专题片,考察了依托工程,审阅了相关技术文件,经认真讨论评议,专家一致认为,项目依托云南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工程,结合沿线热区生态环境特点,针对公路工程在设计选线、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工程对策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
1.项目提出了热区高速公路环保优先的综合选线技术,首次在国内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公路选线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建立建设效益和建设代价模型,提出的热区高速公路线位选择方法具有新颖性,对今后公路选线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2.提出并实施了热区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合理地采用了桥梁、隧道代替高填深挖的工程方案,弃碴弃土综合利用,有效地降低了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采用了乡土植物进行生物防护、土壤渗滤系统污水处理、取弃土场综合利用、动物通道等保护水、声、植被、珍稀野生动物等的环保措施,有效地保护了野生动植物生境及沿线自然、民族文化景观。
4.从热区原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出发,提出了六个不同主题的景观分区,进行专题景观设计。提出了符合热区环境及公路特点的景观生态恢复设计技术。
研究成果已成功地在思小高速公路建设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达到了公路工程和自然的和谐,对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